快速导航首 页产品信息供求信息公司企业食品资讯展会信息安全质量市场行情会员注册会员登录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世界食品网

健康美食 标准法规 致富之路 展会信息
市场行情 业内动态 安全质量 统计数据
外贸新闻 企业快报 技术新闻 食品资讯

农牧渔类 粮食 新鲜蔬菜 新鲜水果 干果、坚果
深加工类 肉制品 豆制品 乳制品 蛋制品
浅加工类 米面类 食用油 水产品加工 蔬菜制品
首页 > 食品资讯 > 业内动态 > 全年粮食总产达1813.5万吨,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疆贡献

业内动态

全年粮食总产达1813.5万吨,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疆贡献
【世界食品网】 文章来源:本站整理  编辑日期:2023-02-06 【打印】 【收藏本页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稳住了粮食这个安全底线,才能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大盘。 

  刚刚过去的2022年,全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年粮食总产达1813.5万吨,增产超10亿斤,粮食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长,连续五年为全国粮食增产作出贡献。  

  沉甸甸的丰收告诉大家,新疆有能力将粮食安全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将饭碗里装满优质的新疆粮,也有实力不断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用更科学的手段、更坚定的决心承担起建设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责任,为全国的粮食安全作出新疆贡献。  

  稳住面积 兜住效益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新疆粮食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离不开对耕地的保护和利用。  

  在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新疆奇台县,越来越多农民认识到耕地对粮食增产的重要性,借助良田和良法,激活了粮食增产的潜力。  

  “高标准农田地块平整,灌排设施完善,适宜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新疆奇台县西北湾镇柳树河子村村民冯汝刚说,这两年,智能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幅提高了小麦产能,他家管理种植的2600亩小麦亩均增产约50公斤,化肥使用量下降了三分之二,真正实现了节本增效。  

  近年来,全区各地采取过硬措施,拿出过硬办法,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大抛荒治理力度,实行种植结构调整,落实粮食生产任务,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同时,各地通过争取资金,强化多元投入,加强制度保障技术支撑,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2年底,全区已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3600余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0%以上。据初步测算,依托高标准农田,粮食产能可提高5%至20%,农民种植环节亩均收益可提高100元至200元。  

  为了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筹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两批次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全区小麦种植补贴额度提高到230元每亩,实现小麦补贴应补尽补,提振农民种粮信心。同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筹资金对大豆、花生种植户进行补助,切实缓解了农业生产成本上涨对粮农增收的影响,让农民种粮扩油有利可图。  

  稳住面积、兜住效益,粮食的稳产增产基础就更加牢固。2022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3650.85万亩,较上年增加93.34万亩,增长2.6%,创1978年以来历史新高。  

  科技支撑 增产有方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是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关键所在。如今,新疆自育的小麦、玉米、棉花、水稻、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品种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导,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80%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8%,有力支撑起农业稳产保供。  

  “每年都要种4、5个品种,就是为了找到适应气候的‘好苗子’。”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奎苏镇合和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仇其信说,巴里坤是小麦生产的冷凉区,由于全年有效积温不足,即使采用先进的田管技术,春麦也很难实现优质高产。  

  2022年,合作社试种由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与新疆新瑞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春小麦新品种核春115,严格开展标准化田间管理,以724.14公斤的亩产刷新了全国优质强筋春小麦高产纪录。  

  仇其信说,核春115在普通地块依然能够达到亩均600公斤的高产水平,比当地普通春麦亩均增产100公斤,凭借强筋小麦的品质优势,每公斤收购价达到3.2元,比普通小麦高出0.2元,实现了增产又增收。  

  2022年,全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不断扩大区域特色农作物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覆盖面,加快核心种源育种关键技术研究和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种业支撑。  

  同时,全区还不断从技术层面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将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与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大力推广规范化播种、深耕深松、水肥一体化、氮肥后移、“一喷三防”等关键性增产技术,推动粮食增产挖潜,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还按照优先保障粮食生产用水的供水原则,坚持问题导向,研究解决农业灌溉用水问题,全区农业灌溉用水得到有效保障,未发生区域性春旱和“卡脖子”旱。  

  通过积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2022年全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496.73公斤/亩,产量比上年增加8.81公斤,增长1.8%,单产水平居全国第二位。  

  优化结构 供给丰富  

  大力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贡献度,这是新时期新疆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全区在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持续强化生产指导和产销对接,综合施策,实现果蔬等“菜篮子”产品稳产增产,提高农业综合供给水平。  

  人勤春来早,当前,北疆虽风雪未散,南疆多地的蔬菜大棚已进入果蔬育苗、移栽的关键期。新疆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奥依巴格村的郭牌西瓜果蔬种植示范基地一派繁忙景象,工人有条不紊地开展栽苗工作。  

  这样的大棚不仅承担着蔬菜育苗的职责,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和学习技术的机会。“我在种植示范基地实现了就业。”奥依巴格村村民热合曼·阿布都热西提学到了蔬菜育苗等种植管理技术,在家就能从事果蔬种植,实现了多渠道增收。  

  “一批苗”关系着“一季菜”,为了更好发展蔬菜产业,日前,新疆阿克苏地区已组织农业技术人员走进生产一线,为大棚种植户提供农业技术服务指导,确保各类蔬菜育好苗、早移栽、早见效、早收益,丰富各族群众“菜篮子”产品的同时,让更多农民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近年来,新疆加快推进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下大力气提升冬春蔬菜生产能力,补齐提高冬季蔬菜生产短板。去冬今春,全区有10余万座日光温室生产设施蔬菜,加上本地冬储菜储备和从外地补充调入部分精细蔬菜,保障了全区群众“有菜吃、吃得好”。  

  在提升蔬菜供给能力的同时,新疆还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提高畜产品供给能力。2022年,全区畜产品生产保供能力持续提升,猪牛羊存栏同比增长9.8%,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6.3%、4.8%、8.4%,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肉案子”“果盘子”。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正文完】——————
版权与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1、本文系网友投稿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设为首页 |
备案序号:鲁ICP备09017885号 投递稿件和展会合作联系客服QQ:16933431 展会群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8 sp588.cc 世界食品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16933431@qq.com QQ:16933431